1 Mar 2011

給看犀利人妻氣到不行的人

婚姻制度 是人類訂定出來的
只要是規則 就是可以被修改的 不是宇宙的真理的

因為我們把婚姻制度,當成佔有一個人的制度。因為被佔有了,所以不可以是開放的。所以我們把女人物化了,也把男人給物化了。透過婚姻制度,兩個人都變成了東西,不再是人。因為是人就想有自由,是人就會想要新東西。因為我們佔有了對方,所以不容許這個東西被別人擁有。這是我的房子,這是我的車子,可以讓朋友來暫住借用,但是,始終是我的。我的財產,只可以傳給我的子女,不可以傳給別人的,因著這樣的觀念,婚姻制度產生了限制。

要在一起要過一輩子,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跟練習。我們跟自己的父母親關係都不好了,還要跟另外一個陌生人關係維持一輩子,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,所以才需要練習。

東方的智慧,期望人透過婚姻制度來練習,提升自己的靈性,所以不鼓勵離婚。但是只是不鼓勵,因為出發點是練習。
但是後人誤解了,以為離婚就是違背傳統,就給予批判與不諒解的眼光。但是這個練習是非常不容易的,尤其是當雙方都沒有準備好要向上提升時,那麼選擇分開是比較容易的。(人總是找簡單的事情來做,所以才會有許多速成班,許多簡易法門來吸引人)

西方的智慧在這件事情上,比較沒有約束。婚姻制度只是被發展出來分配財產,當這個人不為我所喜愛,那麼,這個人我就不把財產分給他。因此第三者才這麼可惡,因為他搶走了我原本可以分配到的財產。可是到現在,大家也誤解了原始的衝動,以為第三者搶走的是我的愛。事實上,第三者什麼也沒有搶走。

到了今天,大家都不知道原本這個系統的邏輯了。因此攻擊第三者,看他非常不爽,以為用高的道德標準來看他,其實,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這麼批判。

小我的設計,本來就是期望大家繼續淪陷,繼續爭吵,繼續為了物質生活而努力不懈,繼續掙扎。這樣,人就可以不斷的停在這個身體裡,然後會不斷再來(輪迴)。

我想請你用不同的定義來看婚姻關係。婚姻,是人,選擇一起在靈性上修持的關係。所以現在稱呼他為共修,共修可以是許多人一起的,只是要進入更親密的共修,大多數人不會選擇跟許多人一起親密共修的。確實也有老師,願意跟許多人親密共修,但是他是以貢獻自己為出發點,那又是不同的層次了。

因為第三者的定義,不只套用在婚姻關係中,也適用於母子間。我們都聽過孤兒寡母,當兒子娶妻之後,婆婆對於寡婦搶走自己的兒子感到非常痛恨! 這樣的情緒,跟大老婆痛恨小老婆沒有兩樣。

只是,用開放的心,如同我前一篇文章所寫的,當我們共同愛上一個人,如同學生愛老師,如同基督徒愛神一樣,我們會計較有許多人跟我一樣愛他嗎?當老師愛我們時,或者神照顧我們時,我們會計較神也照顧了別人嗎?

電視裡的,演得很誇張。為了這些設計過的橋段而義憤填膺,真是划不來。你有看過那些內心自在平和的人,如同證嚴法師,聖嚴法師,泰瑞莎修女等人,氣憤填膺的樣子嗎?我們不是都想要求一個歡喜自在嗎?為什麼要去看一個可以讓自己情緒受到波動的,甚至是非常生氣的虛假的東西呢?這個世界已經是夠虛假的了,再去看假中假,然後再生氣到想要罵人,痛罵裡面的角色,這樣的生活,真的比較快樂嗎?去攻擊別人,真的很快樂嗎?

我認為大家還是可以去看電視,但是可不可以在看的時候,升起慈悲心,去祝福這個世界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時,在中間糾葛的人們,都能有清明的心去面對,都能勇敢去愛,都能包容一切。

修行的四個階段

佛陀說,修行的人分成四個階段。

第一階段叫做須陀洹,簡譯為入流。完整的解釋叫做進入河流的人。
第二階段叫做斯陀含,簡譯為一往來。意思是還會再來輪迴一次。
第三階段叫做阿那含,簡譯為不來。就是不再來這世界輪迴。
第四階段叫做阿羅漢,已經沒有自我,與存在融在一起,就是成道的意思了。

其中對我們一般人而言,當然是先練習達成須陀洹的等級。

進入河流的人,事實上,每個人都在生命的河流中。只是大多數的人,選擇跟生命抗爭,選擇證明自己的價值。這是這個社會告訴我們要這麼做的,一個不能證明自我價值的人,將成為這個社會的負擔。因此每個人都要想辦法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。

在生命中,有順風時,有逆風時。有一路順流而下,也有遇到大石頭過不去。
有智慧的人,會選擇順著河流漂下去。不與河流抗爭。
抗爭有什麼用,可以,我們可以暫時撐住,但是人力與大自然的力量是不能相抗衡的了。等到我們累了,那時候再投降,只有挫敗的感覺,不會有喜悅或快樂的。一個能夠臣服的人,放下對自我的堅持,就是隨著河流帶我們到哪哩,就隨著漂。

臣服也不能被做的,他是一個態度。我們無法做出臣服來,當我們可以做出臣服來,那個就是仍舊有個我的念頭存在。只有放下了自己的念頭,讓臣服自然發生,而臣服之後,就可以看到勝利,真正的生命的勝利,真正的喜悅。但是這個勝利,不是贏得任何比賽,他只是一個狀態,就只是快樂的贏了。

最後,連這個勝利的快感,也都會拋下,就會進入第二階段了。

現在,就一起練習臣服吧!不要與自己的生命抗爭。放下自己是個身體的觀念,寬恕自己,也寬恕這世界。用愛跟寬恕,面對自己,也面對這世界。